戶外活動莫大意 雷雨季節防雷擊——從浙江溫州兩起戶外雷擊傷亡事故說起
曾居仁
據南京廣播電視臺報道,今年3月22日17至18時,受強對流天氣影響,浙江溫州戶外活動的兩人遭受雷擊不幸遇難。其中,一名為在海上作業的工作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突然遭受雷擊不省人事,被送上岸經急救醫生檢查發現該名工作人員面色發紺、心跳呼吸已停止,最終搶救無效去世;同日18時許,一名女子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遭遇雷擊,被發現時面色蒼白沒有血色、全身淤青、心跳和呼吸已經停止,旁人及救醫生現場施救也無濟于事......
每年自陽歷的3、4月份開始,位于我國長江以南地區的江浙沿海及云貴川等地即自南向北先后陸續進入雨季,雷電活動逐漸頻繁,雷擊造成戶外活動人員傷亡的事件頻繁發生。例如,2021年7月9日,浙江寧??h馬婆園村附近一名女子在公路上騎電動車行進途中被雷電擊中倒地當場身亡;2022年5月8日下午,云南曲靖富源縣發生雷擊事故導致當地農民一死三傷;2022年5月28日,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德榮馬鄉7名正在山坡上采挖蟲草的村民被雷電擊中身亡;2022年6月3日,湖南某地一男子劃龍舟時被雷擊中落水失聯;2022年8月24日,麗江玉龍雪山新郎拍婚紗照時不幸被雷擊身亡;2022年8月26日晚,安徽蕪湖南陵縣南陵廣場上4人被雷電擊中,其中2人不幸身亡......
據原貴州省防雷減災中心(現為氣象災害防御技術中心)相關統計資料分析表明,貴州雷電災害呈二元化分布,即在城鎮主要是對強電系統(輸變電線路及分配電系統)、弱電系統(通訊、監控、監測信號系統等)及重要電氣設備造成嚴重破壞;在農村主要是造成人畜傷亡等,尤其是戶外活動造成的人畜傷亡占比較多。為什么會這樣呢?首先是因為城鎮人員整體科學文化素質較高,戶外活動人員整體防范意識較強,加之建構筑物直擊雷防護措施普遍較多且較為完善,因此,不容易發生雷擊傷人事故;但因城市輸變電線路及分配電系統及通訊系統等弱電系統及重要電氣設備較多,有的防雷設施缺失或維護維保欠缺達不到防護效果等因素,容易發生雷擊造成經濟損失。在廣大農村尤其是偏遠山區,人員整體科學文化素質普遍不如城市,戶外活動人員防雷意識缺乏或淡薄,有的屬于突然遭遇雷雨來不及躲避,有的則是防范措施不當(比如在大樹地下躲雨等),因此造成人員傷亡事故較多。另外,因農村輸變電線路及分配電系統、通訊系統及重要電氣設備較城鎮少,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小一些。
那么,無論身居農村還是城市,雷雨季節從事戶外活動時,我們一定要從思想認識上高度重視雷電災害的嚴重性,同時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戶外活動之前,隨時注意當地氣象部門發布的短期天氣預報、臨近預報及雷電災害預警,有效做到提前預防。二是如果我們在戶外遭遇雷雨天氣,一定要及時尋找附近比較安全的地方進行躲避,例如干燥不漏雨的屋子或洞穴等。三是切忌在雷雨天氣發生時冒雨在空曠的田間地頭、山頂等雷擊高風險地區勞作、走動或在江河湖海水面上活動、大樹下躲雨,甚至打傘或扛起鋤頭行走、騎車冒雨愛公路上奔跑等等等等。
雷擊傷人事件是一種小概率事件,有關統計資料顯示人的一生中被雷擊中一次的概率只有1/1000000,但就是這種小概率事件一旦發生,其后果也是不堪設想的,千萬不能抱僥幸心理。例如,2022年5月28日發生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德榮馬鄉7名正在山坡上采挖蟲草的村民被雷電擊中身亡,2011年11月5日發生在貴州銅仁梵凈山風景名勝區金頂導致34人受傷、其中12人重傷,2007年5月23日發生在重慶市開縣義和鎮興業村小學造成7名小學生死亡、44名小學生受傷,其中5人重傷等的雷擊事件......